集團動態
發布時間:2024-11-01 16:06 閱讀量:3127
2024年10月30日,重慶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陸俊昌,規劃財務處副處長季欣、規劃財務處一級主任向熙;重慶市綜合交通運輸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譯丹、統計信息所職員唐杰;廣東省廳綜合運輸處三級調研員龍東升、運輸處四級調研員張文林、運輸處干部鐘振;廣東省物研院副院長王俊柳、院長助理吳春梅一行蒞臨弘勝集團調研指導工作。弘勝集團戰研室主任黃澤軍、運營部總監蔣巍、財務部總監劉蘭桂陪同調研。
調研組依次參觀了黨建陣地、九三學社白云委社員之家、白云安全數字智慧物流多式聯運大數據平臺、弘勝應急長廊、弘勝史。在此過程中,他們詳細了解了弘勝數字經濟產業園、白云安全數字智慧物流多式聯運大數據平臺運作狀況、公路數字化平臺建設和運營、公路貨運物流園區轉型升級的運作方式,并就這些議題展開了深入的了解與探究。
弘勝集團戰研室主任黃澤軍受集團董事長孫永勝的委托,對調研組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就數字物流、鐵路貨運X322快速班列項目以及公司生產經營等方面進行介紹,并展現了公司在物流領域的積極探索成果與分享了公司寶貴的實踐經驗。他表示,大數據平臺已成功注冊貨車超22萬輛、輪船100多艘,匯聚發貨企業超過2000家,物流園內入駐700多家企業,服務網絡覆蓋100余條運輸線路,鐵路貨運線路包括:X322廣州大朗站、東莞東站至長春站、哈爾濱東站、綏芬河站快速班列。目前,平臺正在積極構建物貿一體化,貿易、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為一體的大數據體系運營中心,推動“公鐵水”多式聯運的融合發展。
為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公轉鐵”號召,弘勝集團今年五月份中標經營鐵路-X322廣州大朗站、東莞東站至長春站、哈爾濱東站、綏芬河站的快速班列。本班列安全穩定、時效55小時、服務評價高。開行以來,時效性表現穩定,安全性得到充分驗證。該班列的開通,極大地促進南北商品互聯互通,顯著提升物流的安全性和效率,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會上,弘勝集團運營總監蔣巍向調研組匯報了數字物流、鐵路貨運X322快速班列項目、物貿一體化以及公司數字物流發展規劃與成果。數字物流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弘勝集團自研的白云數字智慧物流多式聯運大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解決物流供應鏈企業的運力整合、稅務規范、實時監控和金融保理等痛點難點,是一個集“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票據流”五流合一的一站式供應鏈整合服務平臺。平臺通過高效匹配車貨信息、縮短簡化交易鏈條,車輛利用率提高約50%,能夠實現對托運人、承運人及實際承運人各環節、全鏈條、全流程的統一管理。隨著多式聯運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骨干網與支鏈網無縫對接、智能化管理與鏈式協同互相促進,該平臺將貫通物流行業產業鏈上下游,構筑起智慧型物流生態系統,助推白云區數字物流經濟高質量發展。
弘勝將打造數字物貿一體化供應鏈交易大數據平臺。從糧食 ( 大豆、大米、玉米)白糖、食鹽、煤炭、電解銅、鋁錠切入大宗供應鏈服務,以制造業為核心客戶,為其提供大宗原輔材料采購供應、產品分銷、物流配送、供應鏈金融信息咨詢等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為滿足客戶需求,弘勝平臺構建起網絡化物流服務能力、數智化供應鏈服務能力、體系化風險管控能力、全球渠道和資源整合能力,通過融合、聯動,形成“弘勝數字貿易及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
交流中,調研組一行肯定了弘勝集團“白云數字智慧物流平臺”的建設進展與取得成效,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表示將繼續攜手弘勝集團加強交流聯動,以順應國家發展戰略與時代背景下的物流行業與網絡貨運平臺建設、公路數字化平臺建設的發展趨勢,共同促進渝粵兩地交通物流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副主任陸俊昌對弘勝集團取得的發展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賞。數字經濟是發展大勢,物流行業亟待轉型升級。在現代物流體系中,弘勝集團已走在行業前沿,擁有白云區首屈一指的物流實體產業園區,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支撐,以市場為導向,多業態融合,為物流及供應鏈企業高效運營提供精準畫像。平臺貫穿整個物流供應鏈體系,針對性解決傳統物流行業的稅務合規、融資難等問題,值得業內學習。在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領導引領下,重慶市交通委干部走進弘勝集團,深入探索網絡貨運平臺建設、公路數字化平臺建設和運營、公路運價發展與數字化建設機遇,未來重慶交通委繼續攜手廣東省交通廳與弘勝集團多交流,多走動,共同為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譜寫篇章。
省交通運輸廳綜合運輸處三級調研員龍東升表示,新形勢下,政、企要更好地引領行業創新發展、整合資源、優勢互補。他指出,一是深刻認識公路貨運物流、網絡貨運平臺建設、公路數字化平臺建設和運營的挑戰與機遇,做好業態研判和趨勢分析,優化公路運輸結構,有針對性的解決網絡貨運企業遇到的問題,推進行業健康發展;二是省交通運輸廳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實際行動促進物流運輸企業在新征程中行穩致遠;三是守住安全底線,企業要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強化行業現代化安全生產意識,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道路貨運物流整體服務效能和安全保障水平。